詳細解釋
〈名詞〉
(1) 形聲。從肉,建聲。本義:肌腱
(2) 同本義
英 tendon
(3) 特指供食用的蹄筋
英 tendons of beef, mutton or pork
引 肥牛之腱,臑若芳些。 —— 《楚辭·招魂》
康熙字典
卷别正文・未集下
部首肉部
康熙筆画15畫 部外 8畫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渠建切,音健。《說文》:筋之本也。《廣韻》:筋也。一曰筋頭。《博雅》:膂、腱,肉也。《集韻》:一曰筋之大者。《禮・內則》反側之,去其餌〔註〕:餌,筋腱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房言切,音軒。《禮・內則》註筋腱〔釋文〕:一音其言反。《楚辭・招魂》:肥牛之腱,臑若芳些。〔註〕腱音居言反──筋頭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渠言切,音犍。《字林》:筋鳴也。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渠焉切,音乾。又,《集韻》:巨偃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巨展切,音寋──義同。《禮・內則》〔註〕:筋腱。〔釋文〕徐讀其偃反,皇讀紀偃反。
又,《集韻》:舉欣切,音斤──與筋同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卷别卷四下 位置第134頁,第7字
反切渠建切
筋之本也。从筋,从夗省聲。
䇟或从、建。
說文解字註
筋之本也。
《内則》注曰:餌,筋腱也。王逸注《招䰟》曰:腱,筋頭也。餌篇,韵作䏪。
从筋省。夗省聲。
渠建切。十四部。
䇟或从肉建。
建聲也。今字多作此。